人民调解工作法

|   

人民调解工作法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凸显、种类多、化解难等问题,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精神注入纠纷化解,推出“六尺巷 六步走”调解工作法,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会同司法行政等部门在基层法庭及镇村设置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选聘专兼职调解员1500余人,共同做实指导调解职能。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满意度达98%以上,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数同比下降15.6%、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6.3%。

一、听取诉求,全面了解案情。听是基础。耐心细致倾听当事人陈述,了解事实经过。一是用“眼”听。通过观察双方脸色、语气语速、言行举止,初步判断矛盾纠纷的激烈程度。二是用“耳”听。线上线下多方倾听,了解矛盾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和双方的诉求,厘清是非曲直。三是用“心”听。用心分析研判,切准矛盾的根源、症结、争议焦点,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辨别是非,精准释法明理。辨是前提。坚持不懈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一是释法理。用乡言乡语诠释法律,以法为据讲法理,合理引导当事人心理预期。二是明事理。用乡风乡俗辨析是非,以理服人析事理,围绕争议焦点,权衡利弊得失,寻找双方利益最大公约数。三是讲情理。用乡情乡义链接感情,以情感化人、教育人,消除思想隔阂、修复双方关系。

三、劝解疏导,消除对立情绪。劝是手段。用六尺巷典故、典范、典型劝导当事人增强“和为贵”精神认同。一是用典故启发人。通过观摩六尺巷文化长廊、讲述六尺巷“和为贵”精神,引导当事人对标先贤,传承、弘扬“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做人美德。二是用典范引领人。组织乡贤、“五老”、好婆媳、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参与调解,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三是用典型感化人。发挥司法案例指导作用,编印“和”典型案例100余个,制作微视频50余条,开展“微宣讲”600余场次,在全社会营造“事事懂得礼让道理,处处彰显和谐精神”的浓厚氛围。

四、借力调处,多元联动解纷。借是关键。依托各级平台、统筹各方力量,凝聚调解合力。一是向专家借智。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矛盾纠纷,借助医疗、物业、道路交通等8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让园”等10余个品牌调解室力量,聘请退休政法干警深度参与,提升调解成功率。二是向平台借力。以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依托,建成集“访、调、仲、诉”于一体的“一站式”解纷中心,组织速裁团队整建制入驻,健全“五调联动”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一揽子、全链条化解。



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注册会员点击下面链接下载,如果付款成功后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
开通【包年vip】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该内容支持注册会员单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