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子的三种思维,你是哪一种?

|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写稿子也一样,在思维上不破局,等待自己的只能是低水平重复。

 

据我观察,写稿子主要存在三种思维:

 

第一种是狩猎思维。一听说要写稿子了,马上抓起弓箭,一头钻进森林。猎物是什么?没想过!反正是看到什么就打什么。


有时候他的运气很好,打到一头野猪,饱餐一顿,领导夸赞道:小伙子出手真快,质量也高!但多数时候,晃悠一天只打到一只麻雀,连塞牙缝都不够,少不了领导一顿责备:怎么上限与下限之间,波动这么大?!

 

狩猎思维看起来出手很快,但终究还是靠天吃饭。如果老天眷顾,有几篇类似的高质量材料可供“借鉴”,那么就是“又快又好”。但运气终归还是运气,不可能永远站在你这边,时间久了必将现出原形。

 

第二种是农耕思维。他看到了狩猎的局限性——看天吃饭、朝不保夕,并且开始反思: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啊!于是庄稼种起来,鸡鸭养起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片欣欣向荣。


但农耕思维的局限性也不小,首先,它是低效的,家庭作坊、规模有限,搞搞细水长流还行,一旦面对急难险重,马上变得捉襟见肘。其次,它是封闭的,长期的自给自足,最后只能走向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最后,它是后劲不足的,大清王朝已是小农经济的顶峰,还不是照样倒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之下。


第三种是工业思维。讲工业思维绕不过去一个人和一家公司,那就是亨利·福特和他的福特公司。1908年,福特发明了T型汽车,但由于生产效率低下,第1个月仅组装了11辆汽车。但到了1914年,已经可以93钟生产一部汽车,而到了1927年,每24秒就能组装一部汽车。没错,是真的24秒,也就是NBA一次进攻的时间。
不足20年时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那是因为福特创造了两大杀手锏:流水线+标准件。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通过一条条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联系在一起。他把T型汽车的零部件精简到5000个,并且所有的零件都统一制式,可以互相替换。
为什么先讲福特汽车?因为汽车是工业文明的代表,而福特则是代表中的代表。其实工业思维,我在前文《文稿起草者的自我修养》中就有提及,今天想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谈一谈:
首先,打造标准化模块。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更加谈不上工业化。这一观点我在《不写稿子的时候做什么之二:沉淀》中已经讲过。重点是要按照标准化要求,把自己的资料库建好,不管是案例、数据,还是理论、观点,全部都要统一制式,确保入库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标准件。
然后,用这些标件去组成模块。比如,队伍建设方面,无外乎就是政治、能力、作风等几个方面。平时,要把与此有关的零件,分别封装成政治模块、能力模块、作风模块,等到战时写稿子的时候,以上模块就可以立即调用组装,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可以保证质量。
有了标件,就可以随意组建模块,但最好是要根据工作实际,从高频到低频依次组建。记住,模块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细分越好,而是管用实用最好。而且,模块化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持续迭代、不断升级。
其次,加强市场化协同。写稿子还要讲市场化?对!因为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之上。在互联网领域,有一个词叫造轮子,它的意思是说:车轮是圆形的,这是大家公认的最合适的形状。而有些人就是不信邪,放着现成的不用,非得要发明另一种形状的轮子。
大家想一想,自己写稿子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明明已经有非常经典、精准的表述了,你不去用,反而自己在那里苦思冥想,还美其名曰自主创新



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注册会员点击下面链接下载,如果付款成功后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
已获得当前内容,可直接下载
立即下载
特惠升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