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今年以来,陕西西安、江西贵林、湖南湘西等多地先后发声城市内涝,特别是近日重庆万州区“7.4”洪涝灾害致15死4失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极端天气频发多发,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常常引发道路被毁、人员被困、车辆浸水、交通瘫痪等一系列问题,对城市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和公共安全保障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当前众多城市发展的一大顽疾,亟需加快解决。

一、成因分析

一是诱发因素不断增多,极端暴雨天气频发多发。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表影响,超强暴雨等极端天气逐渐增多,据统计,仅2022年全国就出现38次区域暴雨天气。尤其受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凝结核增强、微地形阻障效应等因素影响,城市降雨普遍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范围集中,甚至一些城市降雨强度和范围不断超过历史最高记录,据欧美许多大城市研究结果,城市降水量一般比郊区多5%~10%。高强度降水使许多城市每雨季便轮番上演“看海”景象,据调查我国平均每年有180多座城市受内涝影响。

二是管网规划建设滞后,城市排水能力严重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把大部分财力物力用在“地上”,而对于“地下”设施投入不足,地下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据统计,202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排水管道长度为80万公里,密度为11.11公里/平方公里,而本世纪初美国城市已达150万公里,密度平均在15公里/平方公里。同时,根据住建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为一般地区1-3年,重要地区3-5年,特别重要地区10年,但我国省会以上城市排水标准只有1-2年一遇其它城市排水设施设计建设标准更低。特别是一些老城区开发建设年代较早,现有排水系统多超期服役,甚至部分区域仍存在排水管网空白区,受资金、环境等因表影响,更新维护难度较大。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我国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4%投入到排水系统维护方面,

三是地面硬化日益扩大,雨水调蓄能力持续减弱。城市的快速扩张,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功能的河道、田地、洼地、草地等逐步被建筑物、混凝土、沥青等透水材料所覆盖,城市透水面积增大,天然调蓄系统遭到破坏,使原本该下渗到地下的水资源只能通过管网排走,导致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系数不断加大,进排速度不成比例,极大增加了城市内涝发生概率。据统计,深圳、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超过80%的路面被透水材料覆盖,甚至一些城市地面硬化率达90%以上。

四是应急基础相对薄弱,洪涝处置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我国部分城市没有建立完整、科学、有效的内涝灾害预警机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传递机制不能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紧急情况出现时往往有“预”无“警”,特别是孤寡老人、地下工作者、中小学生等超过30%的群体,很少接触高科技以及信息媒介,不能及时接收到相关预警信息。应急体系不健全,气象部门发布灾害预警后,涉及城市公共管理的市政、交通、公安、住建、电力、通讯等部门不能及时联动起来积极应对,城市内涝灾害发生时,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协作不畅,往往会错过抢险救灾的最佳时机。比如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应对过程中,因灾死亡失踪人员遇难前多数仍正常活动未采取避险措施,甚至有部分是转移后擅自返回而遇难,灾害造成398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注册会员点击下面链接下载,如果付款成功后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
开通【包年vip】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该内容支持注册会员单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