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公务用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新时期下公务用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剖析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对策,确保公务用车管理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关键词】新时期;公务车管理;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公车改革不断推进,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尤为重要。公用用车管理不仅关系到机关效能建设,还影响到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加之新形势对公务用车管理提出新要求,因此,全面细致剖析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强化公务用车管理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本文旨在剖析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对策,确保公务用车管理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一、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

公务车是机关单位后勤保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促进机关事务及时有效完成的重要工具。为此,机关单位会参照国家或地区等有关管理办法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强化公务用车管理规范性有序性,然而,在制度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制度落地不够精准、执行不够严格等问题,出于碍于情面、部门地位、手续不全等原因,部分机关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仍有漏洞,造成制度和实际操作不契合,从而违背单位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的初衷,甚至出现违背规章制度的少数现象,造成公务用车管理有空白和死角,影响整个后勤保障效果,管理制度被“变形”或“搁浅”是公车使用管理中尤为重要的问题,导致整个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从而造成后勤保障力度不强,运转不够畅通,降低后勤保障的信任度。

2、公务用车监督力度不够及时有效

公务用车虽从属于后勤保障部门,但作为机关单位的一部分,也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但在操作过程中,机关单位更倾向于将监督权“推”给上级领导,表现为机关单位人员认为公务用车的主体大多数是领导或者是单位整体,与个体没有多大关系,只要领导决策即可,只有领导可以发挥监督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尤其在公车改革背景下,公务用车愈加严格规范,在车辆数量、配备情况、使用情况等方面做出详尽规定,这种严格规范不仅要靠上级单位的管理和纪检单位的监督检查,更需要本单位每个人强化监督,强化正确使用公务车辆意识,从而形成个体和整体的监督合力,确保有限的公务车资源实现最大的使用价值,为机关单位提高效能提供有效保障。

3、车辆管理人员服务不够积极主动

公务车辆管理人员包括后勤管理人员和车辆的驾驶员,后勤管理人员负责全局管理和调度,车辆驾驶员则负责具体车的行驶、保养、维护等具体事宜。从后勤管理人员的角度而言,往往会存在“向上看”的现象,表现为一般机关单位会制定一套公务用车使用流程,比如包括领导审批、签字等环节,后勤管理人员只看领导和签字,对于突发事件的调度和服务较为死板和滞后。从车辆驾驶员角度而言,对具体车辆的使用和维护不够积极主动,心存侥幸认为这不是私人物品从而不够精心和细心,导致对机关公务用车事务不够关心,甚至出现到岗迟到早退现象,从而影响整体公务用车效率和效果。



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注册会员点击下面链接下载,如果付款成功后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
开通【包年vip】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该内容支持注册会员单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