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良好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助力。近年来,X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的“牛鼻子”,抢抓全省整县域系统集成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聚焦“两棵树”政务模式探索,持续在放权上求精准、工作上求创新、服务上求提升,全力打造高效便捷、活力充盈、公平有序、亲和清朗的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

一、主要做法

(一)深化流程再造,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成立X市首家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之家”、实行“只进一扇门”政务服务,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政务服务集成化、标准化、便利化。一是坚持“一次告知”。围绕企业群众实际需求,盘点自然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梳理“人生X件事”X项办理事项和“企业X件事”X项许可事项,绘制便民服务“两棵树”树状图,编制《一件事一次办便民服务手册》,并逐项附智能二维码,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让企业群众办事一扫即知、一查就明、一看便懂、一办就成。二是推行“一窗办理”。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设置综合服务窗口X个、便民服务窗口X个,整合全市X余家单位X项便民服务事项、X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归由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办理,实现“条块分割”向“整体联动”转变、“群众来回跑”向“部门协同办”转变。X政务服务中心荣获全省“综合窗口服务模式”优秀案例奖。三是深化“一网通办”。加强数据治理顶层设计,依托“X政务服务网”“秦务员”“X市一体化在线审批”等平台,推进区域内电子证照互认和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应用,升级“一网通办”服务体系,让群众办事“就近办、掌上办”成为常态。目前,网上办理事项占比X%,网办率达X%以上。四是强化全面监管。突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后台监管网络,从审批服务事项开始受理就进入倒计时,全程跟踪督办、实时自动监测,让行政审批不再跑“马拉松”。同时,建立现场评议、社会监督网络,由办事群众、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对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让审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X年全年新增市场主体X户,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X.X万件、年均增长X.X%。

(二)突出要素集聚,打造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一体化推进产业平台、创新平台、开放平台、投融资平台等平台建设,提升资源要素的承载力、整合力、配置力,用“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一是做大产业平台。紧扣新材料和航天航海配套装备制造、智能家居和食品加工新消费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加快聚集配套要素,形成以陕柴重工、西航制动、益海嘉里、X双汇等为“链主”企业的先进制造、绿色食品、军民融合产业集群,X年产值分别达到X亿元、X亿元、X亿元。二是做强创新平台。成功创建省级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X市首家县区X创新促进中心,与X交通大学、X大学建立校地合作关系,高标准建设双创孵化基地和三航科技创新产业园,促进技术创新与资源信息互融互通。截至X年底,建成创新孵化载体X万平方米,孵化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企业X余户,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X.X%。三是做优开放平台。认真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先后招引益海嘉里、台玻、敏华等外资、台资、港资企业落户发展,非公经济占比达到X.X%,形成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竞相发展的开放格局。X年,招引重大产业项目X个、总投资X.X亿元,到位资金X亿元,荣获X市X年度招商引资一等奖。四是做实投融资平台。整合城投、农投、交投公司打造X亿元的县域投融资平台,争取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PPP项目等资金近X亿元。积极搭建政银企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工业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组织全市X多家重点企业参加政银企座谈会,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X年末企业贷款X.X亿,较上年增加X.X亿元。

(三)创优城市品牌,打造支撑有力的发展环境。抢抓X都市圈建设机遇,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政策落实等方面求突破,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用“城市品质”激发“投资兴致”。一是提升城市格局。主动融入X—X一体化,对标X、X主城区,以中等城市的体量规划X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X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X平方公里,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X西咸结合片区试点市(县)。二是打通交通动脉。与陕建控股集团和X交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投资X亿元的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和投资X亿元的交通路网项目,打造“一环三联七纵八横”城市路网格局,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初步形成通行效率高、物流成本低、辐射空间广的空间交通枢纽。三是落实政策红利。梳理减税降费、行政奖励、财政补贴、人才引进等涉及各类市场主体的支持优惠政策,加大停减产企业帮扶力度。X年,为工业企业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X万元、本级财政补助资金X.X万元,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退税X.X亿元。四是筑牢法治基石。集中开展项目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严厉打击堵门封路、强揽工程等阻挠项目施工、扰乱企业生产行为,全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打造安定和谐、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四)强化机制重塑,打造亲清统一的政商环境。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破题,激发政商亲清活力,全力保障项目、服务企业。一是建立专班推进机制。全面推行“四大家”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政领导AB角联动机制,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十项重点工作专班推进领导小组和X个重点项目推进专班,坚持周碰头、双周调度、月推进,同时组建两个专项督查组,推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高效落实。二是健全定点帮扶机制。由X名市级领导带头包联企业,在全市各镇办和部门抽调X名党员干部,组建企业帮扶特派员队伍,实行每周入企问需帮扶,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工作点评会,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解难题,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是创新干部淬炼机制。探索开展“五个一线”蹲苗锻炼活动,选派X名新任科级干部和优秀后备干部脱离原岗,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社区服务等一线驻点开展工作。分批次组织干部到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实地学习考察,开阔视野、打开格局,解放思想、提高本领。四是深化作风提升机制。扎实开展“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主题教育活动,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专题累计开展学习讨论X余场次。聚焦群众、市场主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社保服务、作风能力等“八大提升”行动,制定出台《X市党员干部X个务必X条禁令》,修订便民服务制度X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X个,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仍需加力。X作为X省扩权强县和X市集成改革的试点,近年来,在省上和X市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突破口,从审批权限、办事流程、管理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既有大改革,也有微创新,营造了办事更加高效的政务环境。但是简政放权的“含金量”还不够高,在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事项上,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多,审批时效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

二是要素服务保障仍需加劲。项目要落地见效,关键看要素保障。近年来,X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每年吸引大量的项目和企业落户X,做好要素保障成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要素保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不仅需要政府有为,还取决于成熟的市场环境。特别在融资问题上,一些企业仍处起步阶段,自身财务不规范、抵押担保条件不足,达不到银行的信贷准入门槛,造成企业融资难。



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注册会员点击下面链接下载,如果付款成功后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
开通【包年vip】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该内容支持注册会员单篇下载
已有 人下载
特惠升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