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模式研究

|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模式研究

2021-04-06 15:12:57 中国市场订阅 2021年2期收藏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政府也在逐步加大在民生领域的投入,这将逐步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同时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的提供主体多是行政事业单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作为特殊的行政事业单位之一,也在逐步探索如何通过完善其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而更加高效地使用财政资金,并且逐步回归其最初的公益属性。现行的有关行政事业内部控制的规范性文件是财政部于2012年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文件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文章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的现状、成因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论述,以S医院为例试探性地进行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模型构建,提出了完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资产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2.165

1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概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及意识形态的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核心,也将借此全力进行内外部建设。纵观国内公立医院资产整体状况,现归类如下。

1.1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行构架

2012年,财政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5年颁布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号),2016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指导意见》,2017年又相继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财资〔2018〕108 号)等。相关的政策文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更加具体、更加明确、更加精细化。《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财资〔2018〕108号)中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把资产管理放在与资金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敦促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同时要求各单位及时报送真实准确的国有资产报告。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的出台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信号,给正在探索中前进的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了指导。其中,2012年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2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与资产管理体系并未能融洽衔接,导致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中出现了或多或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归类如下。

1.2.1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

(1)固定资产预算控制有效性较低。在目前公立医院资产配置工作中,对固定资产采购预算评估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一部分公立醫院并未形成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和年度采购计划,导致在采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换个角度讲,对医院的战略目标了解和执行不到位也可能会影响对当下预算的判断失误。其次,在价格方面,未形成固定的比价制度,存在关联交易,或者是在资金支付方面或多或少造成浪费。

(2)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工作相对不规范。其一,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公立医院并未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大多是各个职能科室单独进行固定资产控制,这就导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与监督,可能会在验收时面临账物不符或者是账账不符等问题。其二,固定资产随意报废处置时有发生,但目前公立医院还没有一套可以参照执行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比如在对报废资产进行处理时,由于没有可参照执行的报废标准,可能掺杂相关管理人员的主观性判断。另外,对于那些整体状况低于正常使用标准的固定资产,其报废处置缺乏实效性 ,报废处置滞后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从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流失、浪费和使用不当现象。其三,由于缺少信息系统的辅助支持,在验收环节,很多固定资产处理工作没有及时进行,或者是没有及时更新设备的详细信息。对于资产转移或发生变更,在账目中有时不能及时体现,手续内容不完善,财务部门掌握的资产信息与实际可能发生偏差,账、物不符等,可能难以反映实物的实际。

(3)监督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监督组织设置方面存在欠缺,一部分监督检查工作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部分公立医院针对资产管理没有设立监督评价的反馈机制和归口管理部门,导致固定资产采购、入库、维修等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对于固定资产的账目管理仅借助财务报表表明数量发生的变化,缺少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缺少全面详细的统计,可能导致医疗设备闲置严重,失去实用价值。

1.2.2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1)相关岗位职工专业素质和能力不足。在职固定资产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可能对固定资产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其专业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时,由于并未对固定资产岗位相关的工作人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管理体系,其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及日常的工作水平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2)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相较于企业,公立医院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本身的文化建设。企业的文化建设好比企业的“灵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会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从而达到为企业竭力奉献的效果。而公立医院则不同,由于文化建设相对薄弱,职工很难树立起为医院节省资金的意识,这很有可能造成固定资产采购时的资金浪费。

(3)未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系统。由于上层管理人员对医院内控体系完善程度的重视性不够,可能间接地增加了全院的风险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整体的运作效率。同时,只把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作为口号,并未真正形成完善的信息化和内部控制体系。殊不知,健全的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信息化系统和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切实降低医院的风险或存在的内控安全隐患。

2 S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模式

2.1 内部环境

S医院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其网络状管理结构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管理办公室、各个归口管理部门。其中,该构架下,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相互独立,但又存在制约。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是领导层,是决策机构,其日常工作内容包括:制定制度、审批资产购置计划、调剂资产等;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拟定牵头组织固定资产采购等的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事宜负责。



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注册会员点击下面链接下载,如果付款成功后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
开通【包年vip】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该内容支持注册会员单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