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关建议

|   

 

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关建议

 

4月22日-23日,202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在京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携程集团协办,以线下主会场、线上视频直播形式举行。本届年会以“旅游人才建设与青年人才培养”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学科建设与旅游人才培养、现代旅游业与人才建设、期刊媒体与人才培养、地方需求与青年人才成长等主题开展研讨。学科建设与旅游人才培养环节,台州学院党委书记崔凤军教授发表题为《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关建议——以浙江为例》主题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戴院长,各位领导非常高兴参加202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刚才聆听了胡部长的讲话,很受启发。我们要积极贯彻好相关政策,为全国旅游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下面我围绕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和相关建议,以浙江为例做一些阐述。这是我在去年对浙江一个调研基础上做出相关一些结论。

我的主要观点:首先,新冠疫情对服务业特别旅游行业的重大影响,短期看是市场,长期看是人才。因为市场可以逐步恢复,但是人才一旦流失,旅游业就失去未来。决定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最大变量不是资源,也不是资本,而是人才。人才要素在旅游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决定着旅游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人才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推动力,也是竞争力主要来源。旅游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以人为主体的服务行业,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才问题我们强调不过分。

当前旅游行业人才短缺和流失现象越来越严峻,人才问题会成为全行业的痛点。从浙江来看,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才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全球旅游业发展因素。浙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缺了人才这一根腿,就始终会在低层次上徘徊,很难保证旅游业可持续性,很难具备国际竞争力,也很难保持万亿产业含金量,最终会被低端锁定论为低端产业。对行业来讲,主要问题就是总量不足,流失率比较高。

刚才保教授讲到每年50万的这么一个培养量,但是在实际的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超过三分之二旅游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相对严重,流失率高达每年35%。有经验丰富的高级导游、高级厨师、高级经理更是一人难求。这次疫情雪上加霜,我们调查30到40岁流失率超过50%,而他们仅有18%的人表示疫情过后再从事旅游业,而这个年龄段是骨干。

第二,结构存量不合理。从浙江来看,我们有几个结构性的现象。一个从旅游行业内部来看,人才集中在传统行业,而新型旅游门类人力资源数量不多,民宿店长相对缺乏。从区域分布来看,中级城市对三线城市已经严重挤压,像浙江杭州一枝独大,像宁波、温州旅游人才总量也不是很足,其他城市更是少的可怜,而一些县市区很难找到一两个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届毕业生导游调查表明,超过一半毕业生已经脱离旅游相关行业。而旅游多集中在杭州占到49.8%,宁波占了23.4%。

从学历结果来讲,旅游人次以中低层次为主,旅游专业专科以上的职工也不是很多。从年龄结构来讲,旅游行业吃青春饭现象仍然明显。超过50岁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因为职工年龄是标志着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从侧面说明旅游行业吸引力不足。从能力结构来讲,真正的高学历人才凤毛麟角,会讲英语从业者本身不多,小语种从业者不足5%,能掌握两三个领域能力,懂旅游、懂文化、懂媒体的复合型人才更加严重缺乏。

从专业布局来讲,理论性研究型人才也是严重匮乏,行业内具有一定学术水平专业人员、学术人员不多。理论成果严重落后于旅游实践。浙江文旅从实践来看,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现在因为理论研究深度不够,这使得浙江长期无法占据理论高地,也制约了重要窗口对外传播和自我更新。

第三,后备人才储备不足。根据教育厅提供数据,全省本科院校2019年招收旅游专业学生是2714人,毕业本科生2367人,4所高校招硕士研究生仅14人,毕业研究生33人,博士生仅招3人,而且省内高校本科旅游专业招生越来越少,像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已经放弃了本科招生。而现有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大、台州学院本科招生数量每年下降。而且新生入学之后转专业比例常年保持在25%以上,去年疫情期间更是高达50%以上,而且加上就业方面原因,硕士研究生招生越来越难,数量越来越少。MTA招生也存在困难,按照工商管理学科确定考试内容,对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来讲数学考试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注册会员点击下面链接下载,如果付款成功后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
开通【包年vip】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该内容支持注册会员单篇下载